时政要闻 经济视点 民生社会 热点聚焦 视听安溪 茶乡安溪 产业安溪 人文安溪 部门动态 乡镇风采 安溪人才 公告公示 图说安溪 便民资讯 美食旅游 凤山文学

在地刺桐别样红

2020-08-04 09:36:33来源:安溪报-安溪新闻网

——读《刺桐城:滨海中国的地方与世界》

□周小平

(一)

泉州历史上的兴衰演变,我个人理解,关键在于“边陲”二字。因居边陲,各色人等,包括南渡的“衣冠”、割据的地方军事集团以及但求生存的平民,为避战乱、饥馑而迁入;因居边陲,天高皇帝远,中央王朝对该地的强势控制、支配,以及正统教化或不达或衰减,留出了让地方自由发挥的空间;因居边陲,临边而多对外交往,特别是来自海上的交往,成为中外交流的“窗口”及“舞台”,多得贸易之利并具文化多样风采;同样也因居边陲,在王朝自我封闭之时,边陲成为前线,直接造成该地的日渐式微。

由“边陲”所具有的地域特点,我马上想到了“在地”这个词。这是个在台湾地区使用较多的词,有“本土、本地、土生土长”之意。相应有“在地文化”的说法,也叫“地域文化”,意指“特定区域源远流长、独具特色,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。”之所以使用“在地”这个让人颇感生分的词语,是为了体现地方因素、区域因素、民间因素在泉州的强势,而且这种强势是接地气、有生命力并得到传承和发展的,就如同刺桐树对当地环境的适应及顽强的生命力,可以迸发出火红的灿烂。由此可见,因留从效广植刺桐而用刺桐作为泉州的代称或者形象符号,实在是精妙不过,比称温陵、鲤城之名更有韵味。

(二)

这是一本所谓“历史人类学”的学术专著(《刺桐城:滨海中国的地方与世界》第41页),显然是相当专业且艰深的。而且作者的视界也宽广,不局限于泉州一地,由泉州而及滨海中国,再及于世界范围,但我还是将它作为一本介绍泉州的专著来阅读。作者的思路,或者说书的主线还是清晰的,“……以这座城市人文结构转型的线索,来展开求索……”(《刺桐城:滨海中国的地方与世界》第465页)。但是其内容上有“三多”——专深的基础理论讲述多、有关联的背景知识介绍多、收集的基础素材罗列多。其结果就如同本来想要画一竖,结果横生了三道横杠,由“|”变成“王”字形的构造。这样一来,主干反而不突出,模糊了焦点,少了一气呵成、简洁利落之美。

当然了,这么厚厚的一本书认真读下来,还是很有收获的。不妨罗列几点:一、关于泉州发展的四个历史阶段划分(《刺桐城:滨海中国的地方与世界》第460页);二、“两个泉州”——世界中的泉州和自在中国的“民俗泉州”(《刺桐城:滨海中国的地方与世界》第11页、第4页);三、在泉州存在的三套主要的“年度周期仪式”(《刺桐城:滨海中国的地方与世界》第59页);四、中国大一统国家事实上的有限性(《刺桐城:滨海中国的地方与世界》第114页)及对泉州边陲性质的分析(《刺桐城:滨海中国的地方与世界》第118页);五、泉州铺境民间信仰的由来与演变(《刺桐城:滨海中国的地方与世界》第170页,第178页);六、宋明理学的时代特征(《刺桐城:滨海中国的地方与世界》第246-247页),及理学的官方化在泉州范围政治文化中的深远影响(《刺桐城:滨海中国的地方与世界》第188页);七、泉州“围城”状态的形成及其式微的文化分析(《刺桐城:滨海中国的地方与世界》第245页)。

(三)

刺桐,扎根大地,不畏贫瘠、不贪雨露,不与大树争高下、不与繁花比艳丽,在养育它的地方默默生长;而一旦到了合适的时机,它就不再沉默,向大地尽情绽放炽热、展现风采;过后,它并不留念曾经的丰茂与辉煌,尽将一切归还养育它的大地,并在继续沉默中为下一次的灿烂积蓄能量。

厚积而薄发,让我们期待刺桐城泉州的再一次腾飞!

责任编辑:王丹凤

回顶部 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