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政要闻 经济视点 民生社会 热点聚焦 视听安溪 茶乡安溪 产业安溪 人文安溪 部门动态 乡镇风采 安溪人才 公告公示 图说安溪 便民资讯 美食旅游 凤山文学

蓝田乌殊念好“致富经”

2020-11-27 11:00:33来源:

 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注重,具有养生保健功效的地瓜,从当年填饱肚子的廉价商品华丽转身,成为养生保健食品,备受青睐。近年来,蓝田乡乌殊村抓住机遇,因地制宜,改造低产低效茶园,引进地瓜新品种——“西瓜红”,成立专业合作社,打造特色品牌农产,念起地瓜“致富经”。

  (记者林素清)

  新地瓜售价翻三倍

  时下正是地瓜收获的季节,在乌殊村公路两旁的地瓜园内,一块块地瓜从地里被翻挖出来,忙碌其间的村民有序地捡拾、装运、储存,一派繁忙景象。

  “过去种的地瓜,产量虽高,但不好吃,卖不上好价钱,充当家里的辅粮而已。”正在忙碌的瓜农李宝珠介绍,现在田里种植的地瓜经过品种改良,是一种看起来外表鲜红,煮熟后块茎软糯、味道香甜的红薯品种,最适合用于家庭佐料和烤地瓜用。“地瓜个个饱满匀称,不但产量高,而且特别好吃。”

  想要种出好地瓜,也要好山好水来涵养。“我们这里地势高,昼夜温差大,沙地里种植,生长周期又长,地瓜一年到头吹着山风喝着山泉水,享受着阳光浴,怎能不香甜?”乌殊村党支部书记助理王钦良笑呵呵地说。

  据悉,2019年开始,村两委多次邀请省农科院专家丁洪到乌殊村实地考察,参与试验,并协调23吨土壤调理剂改良土壤酸性问题,研究更适合当地环境的“西瓜红”品种。随后,免费发放8万株瓜苗全乡推广,鼓励引导村民种植“致富薯”。

  种地瓜看似容易,真正做起来并不轻松。乌殊村省派驻村第一书记蔡秋荣表示,都说种地瓜不需要学,其实刚好相反,这是一个技术含量很高的活。为了少走弯路,这两年来,蔡秋荣带着村两委干部,参观农博会、咨询农业专家、走访种植大户,走出去“取经”,邀请农业技术专家进村指导,引进地瓜种植能手,田间地头手把手传技术,地瓜的品质也节节升高。

  “不仅听起来像水果名,也能卖出水果价。以前地瓜一公斤可卖2元,现在卖到了6元,还很抢手。”看着亲手栽种的“小金瓜”,村民王和平喜笑颜开。

  除李宝珠、王和平外,乌殊村种植地瓜的村民不在少数。据初步统计,目前乌殊村的地瓜种植规模达60亩,今年产量又创新高,高达7万公斤,亩产最高可达5000公斤,预计每亩能赚17500元左右,“西瓜红”成了名副其实的的“财神瓜”。

  网销带动规模种植

  走进贫困户王明发的家中,一股浓郁的地瓜香扑鼻而来,他的妻子颜玉梅热情地向记者递来一盆刚刚烤熟的红心地瓜,薄薄的薯皮包裹着喷香的果肉,尝一口,粉糯香甜。

  “以前出去打工,一年下来也攒不下几个钱,家里那口子又重病,实在放不下家里。”王明发一边吃着地瓜一边介绍,“去年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加入种瓜队伍,没想到收入比在外面打工还要高,这种在家门口挣钱的感觉真好。”

  据悉,为了规模发展地瓜种植产业,进一步带动周围群众脱贫致富,蔡秋荣积极邀请村民“抱团”种地瓜,共有150余户村民加入种瓜团,像王明发这样的贫困户就有7户。

  瓜香也怕巷子深,如何让这些土生土长的山货走出深山?“卖地瓜,需要靠品质和智慧。”经过一番分析,乌殊村一方面转变思路,搭乘“养生风”,重视地瓜从充饥向保健的地位转变,借力村里团餐企业,让地瓜今天在地上,明天在路上,后天就在千家万户餐桌上;另一方面,在蔡秋荣的“撮合”下,瓜农们与我县丰村蔬菜专业合作社建立购销关系,收成的地瓜由合作社按市场价全部回购。

  2019年,贫困户李菊芬和合作社签订种植收购合同,成为一名地瓜种植“专业户”。李菊芬告诉记者,“种了一辈子地,头一次见到产量这么高的地瓜,又不用愁销售,赚了钱,生活慢慢改善了,心里真是说不出的高兴。”

  除了“团销”,蔡秋荣还和村两委成员利用微信朋友圈当起销售员,第一时间让地瓜“触网”。“刚开始在朋友圈推广,没想到效果特别好,地瓜成了圈里抢手货,今年一成熟,就有不少人赶紧找我买订购。”蔡秋荣介绍。

  蔡秋荣表示,“地瓜是蓝田乃至我县普通农作物之一,但此前村民大多用于蒸吃、磨地瓜粉等,经济效益不高。下一步,村里将引导村民做一些新尝试,如‘绿色观光采摘游’、丰富深加工产品链;同时,还准备与邮政携手,‘进军’直播等电商平台,在家就把老板做。”

  “要让一根地瓜藤串起致富路,以点带面,增强辐射效应。”谈起地瓜种植,蓝田乡党委书记殷清发信心满满。“今后我们考虑将其作为退茶还耕的新兴富农产业之一,引导规模化种植,把地瓜产业链做长做强,打响品牌,让更多人同种‘幸福瓜’共享‘幸福瓜’。”

  

 

责任编辑:刘阳捷

回顶部 ↑